[封神同人][杨戬哪吒]上邪53

第五十三章

 

杨戬随仓颉登台入殿,见两侧皆有金甲武士护卫。此乃三圣治下臣民,心怀忠诚,英灵死而不灭,归于君主座下。殿中端坐两人,其一穿兽皮衣,顶生双角,另一人则头戴旒冕,身着王袍,正是人族祭祀的雕像和图画中,伏羲、轩辕二圣形貌。不过以杨戬修行之人的目光看去,知道这是香火功德凝聚的法相,并非二圣真身。那双角者身上有无数八卦符号时隐时现,内含周天万象自然变化,奥妙无穷。冠冕者服大地之色,其上有山川、鸟兽、五谷、兵戈,生长消灭各循其矩,一时可见沧海化作桑田,一时又见人间杀伐大作。

 

杨戬上前稽首:“三清道门弟子清源,拜见二位圣皇。”

 

轩辕黄帝抬手虚扶:“不必多礼,我已遣人将令师书信送去紫芝崖,你且稍等片刻。”

 

杨戬恭敬应道:“是”。

 

轩辕看了看他,问道:“你是我人族入道,可有姓氏名字?”

 

杨戬叠掌入袖,又施一礼:“承祖皇垂问,小子幼离氏族,以姓名行世,姓杨名戬。”

 

伏羲便笑道:“生有天眼,能通阴阳,自是我风氏族裔,现在倒是少见。”

 

太上老君能看出来,伏羲自己还有什么看不出来。伏羲血脉有通阴阳之力,凡间自古便有传说,只是几千年过去,还能传承血脉中力量的人越来越少。杨戬形貌特殊,刚出生时,就被族中大巫辨认出来。若非遭遇变故,他本来也会成为巫者,侍奉神明,统领部族。

 

不过伏羲被奉为人祖,血脉遍布九州,炎黄二帝也可说是他的后裔,偶有一二继承血脉力量的人族也不足为奇。二圣便问起商周战事。凡间此战关乎人族气数,他们也十分关心,但此战现已牵动阐截两教、四方仙圣,其中变数便是他们也无法看清楚了。

 

杨戬这才知道为何今日黄帝临朝,伏羲也在这里。他回答二圣询问,不多时,有童子入殿禀告:“炎帝陛下请清源真君紫芝崖相见。”

 

二圣知杨戬心系西岐病况,便住了口,命童子引他前去。

 

紫芝崖是世间草木发源之地,后被炎帝神农辟为药田,凡人间品类,皆从此地传出。杨戬随童子走到崖下,便觉天空一暗,乃因崖高入云,遮蔽下方不见天日。紫芝崖因此而成上热下寒、里阴外阳之地势。杨戬随童子到时,正有一高大老者在药田阳处走动,见到他来,招手让他近前。

 

童子告退,杨戬自向那老者走去。走得近了,才看清楚其人蓬头布衣,面有深壑,皮肤黑黄,四肢枯瘦,周身有无数黑气深浅缠绕,脸色十分衰败。杨戬一时大惊,忘了行礼:“陛下何故如此?”

 

那人正是炎帝神农,闻此有些意外:“你能看到法相,是老夫疏忽了。”言罢,法相隐去,显露真身,目之安和整洁,便如凡间普通长者。

 

杨戬依然说不出话,炎帝身为圣人,早以脱凡离俗,无灾无病,法相怎会衰败如此?

 

神农温和笑道:“吓到你了,只是世间凡人的病气罢了。”

 

杨戬顿时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故事,传说炎帝神农曾发下大愿,曰:“众生有疾,疾在我身”,故能尽知世间疾患。百姓因此在生病时都会祭拜神农,以求痊愈。但故事是这么说,人生病时毕竟还是去求助巫者,即使不治也没人怨怪祭祀不灵。谁知传说竟是真的,杨戬心中生出敬意。

 

“那西岐病情,陛下早就知道了?”

 

神农点点头,让他跟着自己往前走:“炉中丹药,再有片刻即可练成。共有三颗,王宫与相府两处有布毒者法力催化,需各用一颗。余下一颗以清水化开,遍洒全城,可救百姓。”

 

杨戬心中顿时松了口气,道:“多谢陛下。”

 

神农忽而驻足,指着一株药草道:“人间多一病,这田中便多一药,乃是感我身上病气而生相克之物。我身染疫毒之时,搜寻发现此株,尝之确然可解,你可不必担心。”

 

神农尝百草的故事,流传世间何止千年,可谓尽人皆知。杨戬今日亲耳听他这般说出,心中愈加钦敬,也确实解了担忧。

 

这紫芝崖远看不觉广阔,行走其间却仿佛漫无边际,放眼望去全是各种草木花石。他看着忽然想起:“陛下,传闻人间草药皆自此处发源,草药感病气而生,会繁衍流传,那……疫病治好了,莫非也会复发吗?”

 

神农微微一笑:“这是自然,万物既入生克之道,便有其存在之理,即使是超脱三界外、不在五行中的仙圣,也休想将其彻底灭绝。”他俯身从那药草上折下一枝,眨眼间药草就重新长出一枝,依旧完好。

 

杨戬心存敬仰,话出口时便有些迟疑,但见神农只是含笑看着他,仿佛很是耐心地等他说下去,心中一定,乃屈膝拜下:“修道者肆意妄为,当为天道所谴,然西岐百姓不应受此劫难,求陛下赐一枝草药,使巫者种植培育,以防此疫复发。”

 

神农笑容舒展开来:“有此一念仁心,来日必得回报。”说着将他扶起,直接将手中草茎给了他,“择地种下,自生根芽。”

 

杨戬接过拜谢,心中欢喜,面上也露出笑意:“原来陛下早有垂怜之意,弟子此言多余了。西岐百姓得能痊愈,自当感念陛下恩德。”

 

神农却道:“你此言不出,其功在我,既然说出,功便在你。纵然西岐百姓不知,天地自知。”

 

杨戬对功德之事不甚了解,也不在意,只是好奇道:“陛下乃是圣人,亦在天地之间吗?”

 

神农道:“有所敬畏,则人人皆在天地之间。”见杨戬似懂非懂,他也不多解释,转而问道,“昔日与令师北海一会,算来也有两千多年不见,不知他何时回了玉泉山,还收了徒弟?”

 

杨戬道:“弟子三百年前拜入师门,之后师父便不再外出了。”他觉眼前老者十分亲和,便忍不住问道,“师父如何会与陛下相识?”

 

神农不上当,笑道:“你师父既不告诉你,问我作甚?”

 

玉鼎真人素来寡言,杨戬做了他三百年的徒弟,再清楚不过。虽无讳言之事,但指望他讲故事,那是等到地老天荒也等不到的。当下不肯放过这个机会:“陛下炉中丹药未成,便是天假机缘,容弟子一问。”

 

神农被他绕了回来,不禁大笑。他确是好脾气,便爽快地讲了起来:“令师昔年道途未明,曾立下决心,徒步走遍九州四海,问道于世间有灵众生。”

 

“问道于众生?”

 

“凡有灵识者,即可以元神交流,无论三教道友,还是山中小妖,只要遇到,皆有一问。”

 

杨戬心中暗暗惊叹,他知道师父曾游历四极大荒,观天下万法以求本源相通之处,却不知是如此观来。这样一步一问,九州四海走遍,怕不是要数千年之功。

 

神农道:“紫芝崖不生海中物,我正在北海底采药,恰逢令师经过,也得了他一问,故有一席论道之缘。”

 

杨戬心中微动:“您如何回答?”

 

“继续。”

 

杨戬依旧看着他。

 

神农一笑:“他以己身之道问我,我答以‘继续’二字。天下生灵品类不同、经历不同,入道所求所悟更是不同,非亲身一问,如何能知?便如世间草药各有其性,用于不同人身上效用亦有深浅,非亲口一尝,如何能明?他的道路本没有错,继续走下去就是。”

 

他忽然停步,杨戬正听得入神,猛地驻足,才发现不知何时,他们竟走出了那无边无际的药田,面前石台上正立着一个半人高的青铜大鼎。

 

神农微笑道:“丹药已成。”

 

杨戬携药回到西岐时,还有些恍惚,似有所悟,片刻之间又想不分明。就这么左思右想,刚在祖庙门口落地,就被哪吒堵住。

 

“快把乾坤圈给我!”

 

杨戬没回过神来:“怎么了?”一边就把手腕上的金镯褪下来给他。

 

哪吒及时拿回乾坤圈,松了口气:“好了,现在进去吧,不然黄龙师伯看你戴着,还得教训一遍,我都已经替你听过了。”

 

杨戬眨眨眼睛:“哦。”

 

实则一城百姓等着救治,黄龙真人哪来的闲暇教训他们。听过杨戬回禀,即命哪吒取了三盏泉水,化开丹药,两盏交予他们两人,分别前往王宫和相府散布,第三盏直接擎起,向空中一泼,登时化作一天细雨,徐徐飘落,整座城池气息为之一清。

 

杨戬知道哪吒担心姜子牙,便让他去相府,自己去了王宫。炎帝神农所赐灵丹自非凡品,泉水洒下,病气须臾之间便已消散。杨戬见宫中君臣、仆役俱皆无恙,向姬发大略解释了前因后果,便要回相府。当日西岐大火,姬发召人商议善后,日暮未歇,故疫病发作之时,群臣尚在宫中。姬发便命他们各去安抚百姓,自己与杨戬同去相府见姜子牙。

 

姜子牙病体初愈,正听黄龙真人解说始末,见姬发随杨戬前来,急忙起身见礼,甚是恼怒仆役不知通传。

 

姬发拦阻道:“相父与我何必多礼,是我命人不必通传,免得搅扰二位上仙。”说着又谢过两位真人救护之德。

 

黄龙真人连称不必,修道者斗法,竟使出这般手段肆虐凡人,他心中极是不满,虽非自身之过,还是颇觉愧对西岐百姓。玉鼎真人倒是不喜不怒,只在姬发拜谢时,默然还了一礼。

 

众人坐定,姬发见姜子牙眉关紧锁,往日虽逢大敌,亦罕见他如此,不禁问道:“城中疫毒已解,相父可是为那殷洪殿下忧心?”

 

姜子牙叹道:“此事确为其一。当年姜皇后被害,昏君欲将二子一并斩杀,正被广成子、赤精子两位师兄救去。如今二人被申公豹蛊惑,背师下山,得殷商臣子拥戴,与我西周为敌,便有三事烦难。”

 

杨戬远赴灵山,归来未久,刚刚将这些事告诉姜子牙,当晚疫毒便发作了。姬发此时才知还有如许内情,忙道:“相父且说。”

 

姜子牙道:“殷郊兄弟虽不为昏君所容,朝野皆知其冤,在此竖起王旗,号令征伐,诸侯纵然不尽甘心为助,也是不能不从。闻太师兵败自尽,四方反叛少了一重顾忌,必定大肆兴兵,本可解我西岐压力。今番有此变数,不仅力敌闻太师之苦功付之流水,进兵伐商之期怕是也要推迟了。”

 

“其二,殷氏兄弟背后,又有截教大仙师支持。多宝道人在碧游宫讲道千年,四海散仙受其恩德者无数,一声令下,这疫毒之事仅为开端啊。”他叹了口气,“多宝道人仇视西岐乃因赵公明,这也是无法,但申公豹借机说动他利用殷氏兄弟,专来与西岐为难,却是嫉恨于我。大王,这次是老臣连累西岐了。”

 

评论 ( 72 )
热度 ( 393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